[插件] YNAB 進階技巧: Toolkit for YNAB 更好看的圖表

會知道 Toolkit for YNAB 這個插件是因為某一天逛 Reddit 發現怎麼有人網頁版 YNAB 右上角有 Days of Buffering 這個東西,看回復才知道說這是裝了 Toolkit for YNAB

什麼是 Age of Money?

Age of Money 錢錢的年紀大家其實一直搞不清楚,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 "就是錢直到被花掉前,大概會待在你的錢包多久",但詳細的計算方式可能很複雜,所以我之前也不想搞懂,就只是覺得這數字應該要越大越好,超越 30 天就好棒棒。

不過既然提到他,那就要把它搞懂來,YNAB 官網有個文章是這樣說明的:
You'll see a metric for Age of Money right in the YNAB app. This number is the average age of your last ten outflow cash transactions (cash, as always in YNAB, meaning non-credit, not literal cash-and-coins)

所以其實他的計算方式其實滿清楚的:

  • 他只拿最後 10 筆花費的 transactions 支出 (紅色的、有 - 號的) 來做計算
  • 他只看現金流,就是 non-credit 不看信用卡那類的東西
但文章底下還有用 bucket 來講解的,看完才知道他還有用一個東西來計算:
  • 每一筆 transaction 他都會去找這筆錢從哪裡來的
舉個範例最快:
  • Day 0: 拿到發票獎金 $200
  • Day 15: 花掉了 $100
  • Day 30: 再花掉了 $100
我們花掉第一次 $100 元是靠 Day 0 的錢,所以距離 15 天,他就先記下 15 這個數字。
我們之後再花掉 $100 也還是靠 Day 0 被扣掉 Day 15 花的錢還剩 $100 可以用,但是這時候距離 30 天,他就再記下 30 這個數字。
所以說,最後的 Age of Money 就應該是取平均 (15+30)/2 = 22.5 天囉。如果 Day 0 的錢被花完他就會去找下一個可以繼續扣的錢,那就是他所謂的 bucket 就想像成有很多桶子裡面是錢等著被花。

不過就算你看到 Age of Money = 22 天好了,這是什麼概念? 雖然好計算但是卻一點都不直覺。

那 Days of Buffering 有比較直覺?

Days of Buffering 用中文講就非常直覺:

假如你今天就沒工作,什麼收入都突然沒的話,你可以活多久?

假設帳號裡面有 $100,000 好了,每個月平均花 $50,000 那麼他就會顯示兩個月,非常好理解。

不過這個功能預設應該是關閉的,你可以去 Budget Screen 搜尋 "Days of Buffering" 把他打開:


Toolkit for YNAB: 更好看的圖表

這應該是我覺得我最愛用 Toolkit for YNAB 的功能了。原本 YNAB 的 Reports 除了東西少之外,圖表格式也不好看。Toolkit for YNAB 的圖表不只好看以外,操作起來也順手。

他多了以下 YNAB 原本沒有的功能:
  • Inflow/Outflow
  • Spending by Payee
  • Income Breakdown
  • Balance Over Time
但我覺得我最喜歡用的其實就是 Income vs. Expense,他的格式比較接近 Excel:



這是我跟女友的最近三個月的共用錢包,反正$很少只是拿來付一些共用的支出就給大家看沒關係,只是我把銀行的名稱都改成 XXX 了 (那些超少的收入大部分都是信用卡回饋)。

我一段時間就會跑來看這報表,檢查一下最近是不是有項目可能越花越多,或是看一下可以從哪邊開始省錢。分析完我們自己的報表就發現吃飯錢 (Dining Out) 一直居高不下,因為我們平常都叫 Uber Eats 或 Foodpanda 點吃的。我們平常用慣了就會以為還好很便宜吧,但報表就跟你說 No。

還有一些很帥的圖表像是 Income Breakdown:



不過我覺得就是看看就好,大概感覺一下錢都跑到哪裡去,或許是可以拿來做一些資產分配,知道哪部分消費可以再減少,是不是股票的$投太少之類的。

Toolkit for YNAB 好用的設定

有幾個設定我覺得還滿好用的,跟大家分享看看:
  • General -> Budget Quick Switch: 有多個 Budgets 的話你點左上角的箭頭就直接顯示可以切換的 Budgets,不用再點 Open Budget
  • Account Screen -> Change Behaviour of Enter Key When Adding Transactions: 改成按 Enter 就只是儲存,不要再新增另外一筆
  • Budget Screen -> Add Goals Indication: 用一個英文單字顯示 goal
  • Budget Screen -> Current Month Indicator: 切換到目前的月份上面背景會變淺藍色,比較不會不小心切到其他月份忘記換回來
  • Budget Screen -> Days of Buffering Metric: 這就是前面講的,除了 Age of Money 會多顯示一個計算緩衝天數
  • Budget Screen -> Stealing From Future Alert: 這個我也覺得很重要,YNAB 設計有時候會不小心讓下個月的錢變成負的,開這個選項它就會在上面用亮紅色提醒你之後的月份有問題
  • Budget Screen -> Add Pacing to the Budget: 會多一個小綠點在每個項目 (category) 旁邊,如果是黃色的就代表你消費的速率可能太快了,還沒到月底這個項目可能就會被花光,滑鼠移上去小黃點還可以看詳細資訊
  • Budget Screen -> Days of Buffering History Lookup: 預設 Days of Buffering 計算方式會用所有時間平均下來的消費來計算,但是每年的消費習慣都在改,我自己是設成 1 year,所以超過一年的消費他就不會考慮了
其他的設定我覺得就見仁見智了,有興趣的話也可以把它全部看過一次看看你比較喜歡什麼可以開起來玩玩看。

安裝 Toolkit for YNAB

裝完插件,開 YNAB,如果看到側欄有 Toolkit Reports 就代表有在運作囉。

不過既然 Toolkit for YNAB 是非官方的社群開源軟體,所以偶爾我是會發現有一些 bugs,這時候要嘛就等一陣子他就會被修正,或是你也可以去他的 GitHub 回報 bugs。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試算表] 追蹤台股 Google Spreadsheet (未實現損益/已實現損益)

[Side Project] 互動式教學神經網路反向傳播 Interactive Computational Graph

[插件] 在 Chrome 網頁做區分大小寫的搜尋